BG大游技术文章

article

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广西-东盟农药生产基地绿色及数字化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5-06-25点击次数: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平良路,拟在公司现有东盟生产基地的土地上进行建设。项目总投资15,744.73万元,其中,使用自有资金投入5,175.70万元,在现有厂区内实施生产线的技改提升和数字化改造。本项目包括五项建设内容:

  智能车间升级改造:拟新建1号杀虫杀菌剂智能立体综合生产车间;引进先进的杀虫悬浮剂加工生产线ml瓶装线、杀虫剂袋装包装线、杀虫剂塑料安瓿瓶包装线、可湿粉气流加工生产线、可溶粉混合加工生产线、水分散颗粒制造粒生产线、固体制剂袋装包装线等智能化设备,并在车间内新增清洗泵站、烘房、叉车等配套设备;对制剂车间的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新增除草剂桶装包装线ml瓶装包装线、甘蔗田-可湿粉气流加工生产线智能化设备。

  肥料及药肥车间升级改造:拟对肥料及药肥(以肥料为载体的农药颗粒剂)车间进行智能化设备改造,并新增5万t/a产能,建成后达到年产15万吨以肥料为载体的农药颗粒剂生产能力。

  智能仓库升级改造:拟对药肥仓库、包装仓库和化工仓库进行改造,同时引进配套智能化设备。

  东盟厂区环保及公辅设施升级改造:拟对厂区管网进行改造。新增污水池及管道设备群组,对厂区的生活给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消防给水管道进行以新换旧的整体改造:在相关车间内新增废气处理装置及水冷空调,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安装新的污水处理设备:引进固废存储设备:在仓库新增除湿机和空调,为货物存储提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厂区信息化管理水平升级:新增含多功能管理模块的MES系统、人员及关键物品定位系统、生产监控管理系统、数字化仓储操作系统、智能工厂一体化平台软件等数字软件,整体提升厂区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本项目总投资15,744.73万元,其中,预备费取建设投资中建筑工程费、设备及软件购置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5%

  本项目建设实施进度取决于资金到位的时间,根据以上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本项目建设期拟定为2年。项目进度计划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勘察设计、建筑施工与装修、设备采购、设备安装与调试、人员招聘与培训、试运营、竣工验收等。

  本项目建成后,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为废气、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固体废弃物等。另外,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噪声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本项目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各项污染物均可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本项目系生产线升级改造,经济效益主要反映为产品结构优化和产品质量提升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基于谨慎性原则,未做效益测算。

  本次投资的“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基地绿色及数字化改造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项目。“农服销售新渠道赋能建设项目”符合《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上述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将提升生产管理水平作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措施。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生产和工艺流程管理制度,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公司坚持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不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六西格玛为工具,全面实施质量管理;以精益生产为指导,严控生产成本。

  公司拥有广西南宁市东盟、广西南宁市武鸣和河南开封市金田地三个生产基地,其中,东盟生产基地作为运营时间最长、生产规模最大的厂区,在公司的悉心经营下,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国家绿色工厂”,被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厅评为 “绿色工厂”。东盟生产基地具备生产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制剂以及药肥颗粒剂、毒氟磷原药的生产能力。公司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生产和工艺流程管理体系,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公司核心业务定位于为农业产业链提供植保增收系统产品及使用技术指导。经过多年的深耕与积累,与公司合作的经销商已超过5,000家,销售服务网络覆盖国内主要农业省、市、自治区。公司拥有销售团队900多人,服务工作直达终端,促进了种植户对公司产品的信赖和品牌依赖度。目前,公司在中国农药制剂销售百强名列前茅,多个产品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公司的农博士品牌被农民日报评为“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药品牌”。优秀的营销服务能力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此为摘取部分,完整版根据发改投资规【2023】304号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要求,可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

  2.4.1 市场需求分析:通过量化目标市场的消费需求,预测产品的潜在销售量及增长趋势

  2.4.2 市场供给分析:评估现有及潜在竞争者提供的同类产品数量,识别供给缺口或过剩

  2.4.3 市场竞争分析:研究行业竞争格局,包括市场份额分布、主要竞争对手策略及进入壁垒

  2.4.4 项目产品分析:结合产品特性(如价格、质量、功能)与市场需求匹配度,判断其竞争力

  2.4.5 市场综合分析:整合供需、竞争及产品数据,形成对项目整体可行性的判断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BG大游官网BG大游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