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双重驱动下,水利水电行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机遇期。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支柱,水电承担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与能源保供的双重责任,西南水电又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十余年来,西南地区水电装机容量从不足1亿千瓦跃升至2.1亿千瓦,占全国水电比重超56%,年外送电量超7000亿千瓦时,白鹤滩、乌东德等超级工程相继建成。
伴随全球能源格局加速重构,极端气候、地缘风险等挑战频发,构建安全、高效、敏捷的供应链体系已成为能源企业的“必答题”,对于水电产业而言也不例外。加快水电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保障西南水电“绿色能源主力军”地位的必由之路。
2025年4月10日,由能源企业物资采购供应链创新发展联盟与《能源》杂志联合主办、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和京东工业协办的“2025水电数字化供应链创新应用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以“数智水电 链创未来”为主题,邀请到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高廷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首席专家周建平,京东工业副总裁、西南区总经理边冬松,还有来自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中化、雅砻江水电、长江电力、三峡物资招标公司、四川水电、中电工程西南院、东方电机公司、特变电工等诸多企业代表参会。
来自能源电力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水电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的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分享数字化采购、跨区域协同、智能装备服务等标杆案例,共商水电行业供应链转型升级新图景。
《能源》杂志社社长周岳轩为本次会议做开篇致辞。周岳轩表示,作为我国水电资源最富集的区域,西南水电以山为骨、以水为脉,在为技术创新、生态文明竖起标杆的同时,能源战略价值持续凸显。不仅为东部地区能源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也为“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合作输出了水电与生态共生的“中国方案”。深化供应链创新对能源保供的战略支撑作用,探索数字化赋能的韧性供应链发展路径,有望为水电绿色未来书写崭新篇章。
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高廷源在致辞中表示,推进能源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是建设能源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举措,也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现实需要,更是水电行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国能大渡河公司致力于智慧企业建设,将新一代数字技术与传统水电产业深度融合,在“国能e”系列供应链体系框架下,积极探索水电产业数智化管理模式,加快智慧供应链建设,搭建了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采购管理平台,推进各类生产要素数据高效流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会上,中国电力建设集团首席专家周建平,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高廷源,《能源》杂志社社长周岳轩,京东工业副总裁、西南区总经理边冬松共同为“能源中国·西南水电行”调研活动按下启动键。
时隔十三年,重访大渡河、穿越雅砻江的“西南水电行”将再度证明:水电不仅是清洁能源的基石,更是生态文明与科技创新的融合载体。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电力建设集团首席专家周建平率先围绕水电及抽水蓄能发展趋势分享若干思考。
他提出,水电与抽水蓄能现阶段发展仍存在功能性能认识不够、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矛盾与问题,需做到空间、时间、市场、技术与经济的电力电量平衡“五维协同”。未来,应加快流域龙头水库开发,增强梯级水电站调节能力,提升梯级河流开发综合利用效益;将常规水电增容扩机或混合式抽蓄电站列为优先发展方向,实施水电倍增计划;针对分布式源网荷储和县域清洁能源基地,因地制宜开发中小型抽水蓄能电站,配套开发周边新能源资源。
“水电装机尚可倍增、抽水蓄能站点资源丰富。水电及抽水蓄能开发潜力大,市场空间广阔,未来发展仍大有作为。”
京东工业副总裁、西南区总经理边冬松以《京东工业助力能源行业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升级》为题展开演讲。边冬松表示,全球局势不确定性加剧,能源企业作为国之重器,供应链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京东工业太璞数实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通过技术构建数智供应链底座,实现商品、采购、履约、运营各环节数智化,从而做到效率提升、成本优化、风险可控、生态协同,达成水电行业跨场景、跨品类一站式满足,助力合规保供降本增效。
边冬松在西南水电行业备件物资联储联备合作倡议中提出,西南地区水电国央企的备件采购优化需结合地域特点与行业趋势,从传统“被动响应”向“智能预测+生态协同”转型,通过技术升级、模式创新和生态协同,逐步破解效率、成本与可靠性之间的“不可能三角”。
针对数字化创新如何助力华能集团水电跨区域非招标集中采购,中国华能集团四川公司采购主管谌音洁表示,水电区域分散协同低效、采购标准不一致、供应商管理粗放的现状使得水电跨区域非招标集采的必要性与日俱增,然而各水电区域公司仍存在需求审查质量不高、需求管理亟待改进、评审质量尚需提升等问题。
为此,华能集团提出数字化解决方案架构,结合跨区域非招标采购工作实际,持续完善非招标采购平台。在数字化信息化融合的基础上,提升采购效率,体现集中化规模化采购效益。并成功实现水电采购周期显著缩短,综合成本大幅下降,优质供应商池实际扩大。未来,华能还将引入AI需求预测模型、数字孪生供应链体系,为跨区域非招标集采持续赋能。
中化商务有限公司低碳业务总监贾理糵表示,产品碳足迹已成为全球市场准入的核心要件,供应链碳管理则可赋能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减排,其价值愈发凸显。中化商务作为“一站式”绿色低碳及碳中和服务商,旗下“化云零碳”的目标愿景即在打造供应链碳管理服务平台、推动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基础之上,助力建设绿色低碳产业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为此,中化商务提出强化供应链协同、丰富碳足迹应用,推动采购及供应链的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共建数字低碳供应链生态圈,通过量化管理推动供应链碳数据真实、准确、可信、可追溯等四项措施,其服务已经覆盖“碳核算-碳认证-碳标识-碳披露”全链条。
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数智部副部长蒋彦坤则就“水电机组全流程数字化实现——引领绿色装备迈向“智造”时代”的话题发表演讲。他表示,水电行业面对新形势,在研发设计、产品实现、安装调试、运维服务全流程,还存在有研发流程复杂、信息流通不畅、协同效率不高、标准化程度不高、产能质量保障压力大等典型问题
东方电机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作为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已建成国内大型发电装备行业首个定子冲片绿色制造数字化车间,并在发电装备制造行业内率先实现了焊接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典型部件50%以上的焊接任务由机器人完成。公司在数字化供应链建设及数字化安装、运维、服务等方面已卓有成就。
可以预见的是,伴随面向“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水电供应链数智化还将向更深层次、更广维度延伸。
一方面,技术融合将加速突破,基于数字孪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AI驱动的碳足迹追踪等,有望成为供应链韧性提升的关键抓手;另一方面,生态协同将更趋紧密,依托数字化供应链平台的上下游数据共享,将构建覆盖设计、制造、运维的一体化能源服务网络。
以本次会议为起点,西南水电行业将持续深化技术攻关与模式创新,以数智之力锻造全球领先的水电供应链竞争力,为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书写中国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上海一快餐店19天核销了459张消费券,女老板被判刑!拿不出房租和工资,铤而走险→
传苹果正在为 iPhone、iPad 和 Apple Watch 开发触觉按钮
海思宣布华为 WATCH 5 近期首发上市,支持尊界 S800 星闪车钥匙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三星Galaxy Z Flip7或不按市场划分芯片,均采用Exynos 2500芯片